尊敬的各位领导、老师,亲爱的同学们:

大家早上好!

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“大爱河南”。“少小离家老大回,乡音无改鬓毛衰。”家乡是一个令人魂牵梦萦的话题,是文人墨客的千古诗画,是艺术明星的百姓心声,是异乡游子的归家心切。培养同学们的乡土情怀是培育爱国主义价值观的重要内容,是家国一体传统思想的重要体现。对于我们绝大多数同学来说,我们生于河南、长于河南,那么对于我们的家乡我们又了解多少呢?

什么是河南?文化大省、人口大省、农业大省、经济大省……河南的标签不止一个。

河南,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源地。从仰韶文化到二里头遗址,再到中华文明达到历史巅峰的唐宋,河南成为支撑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延绵至今的物质和精神坐标。“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,两脚一踩就是秦砖汉瓦”。从夏朝算起,5000年中华文明史中,河南先后共有二十多个朝代,二百多位帝王在此建都或迁都来此。以此为据,开疆辟土,统摄华夏。

    中国八大古都中,河南一省,便独占其四。四大古都--洛阳 开封 安阳 郑州 ,每一个都是耀眼的存在。

“一片甲骨惊天下”“认识中华文明,从安阳殷墟开始”,河南安阳,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殷墟所在地、世界记忆遗产甲骨文出土地,被誉为“文字之都”。从盘庚迁殷到商代灭亡,殷墟一共经历了8代12位商王,这273年间,安阳殷墟一直都是整个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大陆的中心!

“若问古今兴废事  请君只看洛阳城”,河洛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源头和核心,而洛阳则是河洛文化的发源地。作为十三朝古都、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,神都洛阳活跃在文明中心长达数千年,与华夏历史命脉始终相依,灿烂的历史文化是洛阳向世人展示的魅力所在。在“二十五史”中,“洛阳”二字出现3549次,留下了辉煌壮丽的篇章。丝绸之路与大运河交会相融,“五都荟洛”、龙门石窟等世界文化遗产熠熠生辉......历史名城、千年文脉、山水旖旎、诗情画意。洛阳二字,就是华丽的“中国篇章”。

“一城宋韵半城水  八朝古都千古韵”,这里是《清明上河图》里熙熙攘攘的汴梁,是《东京梦华录》里热闹非凡的大宋。古都开封是一座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,尤其是“上承汉唐、下启明清、影响深远”的宋文化,成为开封最为亮眼的文化标签。

“天地之中  中华腹地”八千年的裴李岗文化、六千年的大河村部落、五千年的黄帝文明、三千六百年的商城…… 黄帝故里、五次为都、八代为州,中华腹地、九州之中、十省通衢,这里是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的郑州。古之大象出没,现代地绿水清;古商城遗址横亘gen市区,新商战烽火点亮神州;这里是天地之中郑州。

当然,河南让人惊艳的,远远不止于此。

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,在河南这片土地上,传奇一直在上演。纵观中国古今,不难发现,很多对中国历史、文化有巨大影响的人物,都是河南人。

这里有道家学派代表人物——老子、庄子,“清静无为”“顺应天道”“道法自然”,道家思想对中国后世哲学、艺术、宗教都产生了深远影响。

这里有南宋的抗金英雄岳飞,“三十功名尘与土,八千里路云和月。”隔着许久的岁月,我们依然能被那份对祖国山河的赤诚和壮怀激烈所感动。这里有三国时期的五虎上将黄忠,而黄忠的名字在中国也逐渐成为老当益壮的代名词。

在战争岁月里,河南为中国的革命事业,献出生命的英雄、烈士数不胜数。吉鸿昌、杨靖宇、高敬亭、彭雪枫、许世友……他们也都是中国革命事业中坐标级的英雄豪杰,也是河南人的骄傲与自豪。

除此之外,河南还诞生了许多的文坛巨擘和历史名人——韩愈、杜甫、白居易、李商隐、张仲景、张衡、蔡伦、吴道子.......他们都在属于自己的时间里,在河南这片土地上绽放着属于自己的人生光辉,书写着华夏文明不朽的诗篇。

关于河南,有说不尽的诗篇,而这只是岁月长河中的星星点点。一部河南史,半部中国史。造山造水造中华,文化根脉,华夏起源,这就是河南。

听了这些,我们是否因为我们的家乡而感到自豪呢。中华的复兴离不开亿万河南人的努力,中原的腾飞更需要我们每一位河南人热爱家乡,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。最后祝愿在加快中原崛起的战略步伐中,我们的家乡变得更加的繁荣富强、璀璨辉煌!

谢谢大家!